信息化
- 通讯录管理
- 文件同步
- 办公软件
- 局域网搭建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邮件服务器
- VPN/PPTP项目
- pos系统(销售点)
- 数据取证软件
- 任务/项目管理
- 电子政务
- OA办公/协作平台
- MySQL衍生版
- 企业ERP
- 版本控制系统
- 文档管理
- SIP项目
- 监控软件
- 数据保护
- 教育教学
- CRM
- 管理软件
- 其他软件
- 教学科研相关
- FTP服务器
- DNS服务器
- 基础软件
- 地理信息系统GIS
- 代理服务器软件
- 系统网络
- 软件开发
- 安全保密
- JMS/消息中间件
- 电子电路设计软件
- 网站建设
- 金融、财务系统
- 行业专用
- 400电话
- BI商业智能
- 数据库驱动程序
- 数据库服务器
- 操作系统工具
- 目录服务LDAP
- HTTP服务器
- 数据库建模
- 网络推广
- DHCP软件
- 虚拟机
- 流媒体服务器
- 企业搜索引擎
- 电话/通讯/IM聊天
- XMPP即时通讯
- 信息化
信息化
国务院发文:信息化企业 6 条新赛道来了

国家层面正式把“场景”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抓手。
对信息化企业来说,这不只是利好,更是一次“赛道重排”。
如果换个视角去看,这份文件相当于宣布了六条新增长线。
先看第一个,数字经济。
文件里提到数据要素、智能算力、元宇宙、虚拟现实、机器人。你会发现,国家在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不再只是数据中心、云服务、软件开发,而是把“以场景为牵引的创新应用”放在了中心位置。
信息化企业如果还停留在系统集成、平台搭建那种单点服务,会被边缘化。
接下来真正吃香的是,能基于行业场景,做数据智能化应用的那类企业,比如金融风控智能分析、政务数据流通安全、城市运行中枢算法优化。
第二条赛道是人工智能。
过去AI更多是算法层的技术突破,现在文件要求“高价值应用场景”,这句话的意思是,AI公司必须找到落地的产业场景。
比如制造、交通、医疗、政务、城市治理这些方向。
谁能把AI技术深度融进这些场景,谁就能在国家重点项目里获得试点资格。
AI从技术竞争进入“场景竞争”阶段。
第三条,是全空间无人体系。
这是非常新的提法。它覆盖了海陆空甚至太空,涉及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卫星遥感、低空经济。
对信息化企业来说,机会在“操作系统层”和“管控平台层”,比如无人系统的调度中枢、实时通信、任务编排、数据融合等。
可以理解为一个超大版的“数字孪生+调度AI”赛道。
第四条,是清洁能源数字化。
文件提到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绿电直供,这其实是能源信息化的升级。
对信息化企业而言,能源数字化不只是监控平台,而是能源数据要素化的全过程,比如碳足迹监测、能源交易撮合、能源预测调度等。
这里面会诞生大量数据标准、算法平台和新型交易机制。
第五条,是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
政务服务、城市智能中枢、数字社保、数字乡村,这部分是信息化企业的传统强项,但这次文件明确提出要“开放重点领域应用场景”。
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要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
未来城市数字化项目不再是单纯的政采项目,而是“多主体共建场景”,这对懂技术、懂政策、能做联合创新的企业是巨大机会。
第六条,是民生服务数字化。
医疗、养老、文旅、消费等场景被写进文件,这标志着信息化从“政府和产业”走向“生活和体验”。
医疗机器人、数字文旅、智慧商圈,这些过去被认为是边缘创新的领域,现在有了政策背书。
尤其是AI医疗、康养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文旅体验,这类新模式将成为地方创新重点支持方向。
总体看,《实施意见》把信息化企业的未来分成了三层:上层是以AI、算力、数据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赛道”;中层是制造、交通、能源、城市等“产业融合赛道”;底层是医疗、文旅、养老这些“民生数字化赛道”。

上一篇文章:
巨头卖身、中小退场,医疗信息化全行业在寒冬中挣扎
下一篇文章:
一文浅析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