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扶持基金

关于河北省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规划

更新时间:2018-11-20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基础的价值设计,是连接科技与市场的桥梁,是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有效供给的制胜利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对加快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规划期2018-2022年。

一、发展基础

我省内环京津,外沿渤海,交通便捷,作为工业大省和环渤海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工业设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我省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六位,形成了装备、钢铁、石化、食品、纺织、建材、医药等七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轨道交通装备、能源装备、医疗健康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全省有制造企业15万余家,汽车、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日用陶瓷玻璃、药品、服装、箱包、自行车等产品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2017年全省规上企业1.5万家,实现销售收入5.2万亿元,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多样的地理风貌和长期的多元民族融合,孕育了“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燕赵文化精神。冶炼、铸造、陶瓷、纺织、酿酒、雕刻等技艺历史悠久,形成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历史经典产品。我省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策源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工业与朴实的燕赵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工业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省发展工业设计不竭的智慧源泉。

(三)工业设计蓄势待发。我省现有工业设计企业50余家,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工艺美术、平面设计等技术服务机构近20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9家,全省专职工业设计人员4000余人。全省有16家高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20家高校设有产品设计专业,每年毕业学生近千人。2014年成立了河北省工业设计协会,近两年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等市先后成立了市级工业设计协会;2017年我省与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了省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各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也在筹建,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正在形成。特别是2017年10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发展工业设计的浓厚氛围正在全省形成。

当前,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为工业设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现代科技发展,为工业设计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国家战略。特别是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设计进入加速发展期。我省工业设计起步晚,还存在企业认识不高、市场需求不足、支撑能力偏弱、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与先进省市还有很大差距,与工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筹办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扩大设计市场需求、提高设计供给水平和发挥设计创新引领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工业设计对外开放合作,培育引进工业设计发展力量,推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为建设制造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积极发挥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鼓励行业组织、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聚焦发展重点,加大工业设计投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工业设计加快发展。

2. 坚持服务转型和创新发展相结合。以服务工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设计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服务转型中拓展工业设计市场空间,创新工业设计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工业设计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

3. 坚持开放引进和内生培育相结合。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设计团队,积极培育和扶持省内工业设计机构发展,支持引导制造企业和工程设计公司向工业设计服务业转型。加强工业设计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工业设计国际化水平。

4.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优化工业设计发展环境,推进工业设计在产业链各环节植入进程,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和工业设计服务水平。聚焦重点地区,建设工业设计产业园区;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打造工业设计典型案例和示范领军企业,引领和带动全省工业设计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以增强创新设计能力、加快设计产业发展、提升设计服务水平为核心,大力推动“产业设计化”和“设计产业化”,力争到2022年,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初具规模,对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工业设计在制造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设计发展规模和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1.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培育50家制造业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00家,其中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不少于10家。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达到15%,工业设计相关专利成为全省专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引进一批国内外工业设计机构,培育20家工业设计示范企业,新增工业设计专职人员10000人,工业设计服务企业突破500家,设计服务收入达到50亿元,带动制造业增收5000亿元。初步建成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聚集工业设计机构和企业200家以上。

3.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打造“一赛一周”等工业设计品牌活动,“河北设计”在国内外影响力显著提升。与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芬兰、日本、韩国等工业设计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频繁,获国际工业设计知名奖项数量五年累计超过200项。

4.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省市两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2019年底全部建成,并在推进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育形成5个以上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提供设计交易、品牌推广、协同设计等专业化特色服务,工业设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提高制造业创新设计能力

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我省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工业设计植入,全面提高企业智能设计、协同设计、绿色设计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一)传统产业

1. 汽车。以乘用车、特种用车为重点,支持创新设计联盟、大型骨干企业建设汽车设计大数据平台,逐步提升汽车的智能化、绿色化设计水平。乘用车重点引入汽车设计国际新理念,完善整车设计与开发流程,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持续改善行车安全性、乘员舒适性和车身轻量化,推进行车管理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特种用车重点围绕客户需求,加强使用功能、造型风格与人机亲和力等方面设计,丰富房车、观光车、巡逻车、清洁车、冷链物流车等产品品种。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设计,提高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动力总成与回收利用、整车匹配与检测诊断等方面设计水平。

2. 服装服饰。以服装鞋帽、皮革皮草、羊绒制品为重点,围绕面/辅料综合应用和产品功能优化,突出社会时尚风格和时尚潮流趋势,着力提升产品创意设计水平。推动数字设计工具应用,支持企业建立人体体型数据库,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加强新型面料在工装设计中的应用,优化工装性能。加强企业产品品牌形象设计、外观包装设计、展览展示设计,提高品牌识别度,塑造企业核心品牌价值和文化。

3. 家居用品。以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灯具)、卫浴和厨具为重点,围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增加家居用品的绿色、科技与时尚元素,发展智能家居和定制家居,提高家居用品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艺术性,提升消费者的高品质生活体验。重点推进家具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家电的绿色化和智能化设计,家纺、家饰的时尚和个性化设计,卫浴和厨具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设计。

4. 食品饮料。以乳制品、白酒、葡萄酒、植物蛋白饮料等优势产品为重点,围绕“安全、绿色、健康”等产品理念,突出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在产品包装、功能、品牌等方面的应用。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饮料突出产品营养健康功能设计,丰富产品品种;白酒和葡萄酒突出设计与文化创意融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顺应生活节奏加快和主食工业化发展趋势,创新设计理念,发展方便休闲食品。

5. 日用陶瓷玻璃。以餐具、茶具、酒具等为重点,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应用先进加工工艺,通过与其它材料的组合设计,增加产品的艺术美观度,赋予产品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设计风格。拓宽应用领域,设计开发各种陶瓷玻璃器皿、装饰用品等。

6. 运动休闲产品。以自行车、箱包、健身器材,以及登山、滑雪、露营等运动休闲装具为重点,围绕提高户外休闲运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引入新材料、新面料,优化产品结构、功能,设计开发轻巧和时尚新颖的经典产品,塑造企业鲜明品牌形象。自行车重点提升产品的外观新颖性、美观度和骑行舒适性;箱包重点拓展产品使用功能,增加产品时尚和个性化元素;健身器材重点围绕健身功能需求,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运动休闲装具重点创新材料应用,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轻便性。

7. 旅游文创产品。以陶瓷、乐器、草编、雕刻等工艺美术制品为重点,充分挖掘河北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设计,在传统工艺中植入工业设计,融入现代元素,开发富有燕赵人文气息、古典与现代风格相互交融的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和冬奥会商品。

8. 冶金、矿山、工程与农用机械。顺应绿色化、大型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机械智能化设计,提升程序化控制、自动化运行能力和危险无人化作业水平,加快优化液压系统、动力系统和整机减振降噪设计,提高结构件强度,提升整机可靠性、舒适性和操作协调性,满足生产作业多样性需求。创新服务模式设计,支持企业提高远程故障诊断和运营维护能力,发展设备租赁、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等服务新模式。

9. 基础通用件。以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密封件、紧固件等为重点,加强新材料、新工艺在设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通用件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支持企业完善试验条件,开展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产品结构与应用场景等设计基础研究,丰富基础件产品品种,拓宽使用领域,向基础件专业供应商转型发展。

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原材料企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面向客户发展不同功能用途的深加工产品,提升定制加工、包装运输等服务设计创新能力。

专栏1:设计应用推广工程

开展典型示范,动员地方政府、协会、高校、设计机构等,聚焦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实施一批工业设计示范项目。培育领军企业,选择不同细分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创新设计基础的优势企业,支持企业以设计重构创新链和价值链,实施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计划。组织推广应用,开展工业设计大讲堂、对接会、专家行等工业设计进企业活动,推广工业设计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2020年前,重点在我省传统优势领域打造100个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制造业工业设计应用。2022年前,培育50家设计驱动型制造业工业设计领军企业。

 

(二)新兴产业

1. 智能制造装备。以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装备等为重点,围绕数字化工厂建设,加快从零件、散件设计向组件、模块件、总集成设计发展,增强产品适应性设计,提高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支持企业设计开发平台建设,加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管理系统创新设计,重点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机器人的智能化和环境适应性、智能成套装备的运行可靠性。

2. 轨道交通和通用航空装备。重点围绕功能创新、结构优化、新材料使用、节材节能、外观造型等重点环节,提升装备的智能设计、绿色设计水平,支持企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设计支撑平台,提高仿真模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加强转向架、牵引系统、网络系统、承载系统、旅客界面等的设计,优化车辆内室的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设计。通用航空装备重点加强空气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机载系统设计,拓宽装备的作业适用领域。

3. 新能源装备。以风电设备、光伏设备、配电设备、储电装置、分布式能源系统为重点,采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提高发电机组和储电装置容量,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围绕智能电网建设,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新能源装备的智能管理设计,提高发储输配电系统集成能力。

4. 电子信息产品。以室内、移动和穿戴三大类电子信息产品为重点,提高产品的系统集成设计和自然交互设计水平,推进时尚设计与产业的对接融合,发展以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音视频产品等为支撑的现代时尚电子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对多媒体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创新设计理念,加强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传感器等在设计中的应用,开发引领未来产业方向的原创型新产品。

5. 医疗健康产品。以高性能医疗器械、健康监护、康复器具、远程诊疗等为重点,围绕健康医疗市场需求,融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健康产品设计,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重点设计开发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设备和家用智慧健康服务产品,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的智能健康监测产品设计。

6. 节能环保产品。围绕钢铁、电力、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减排需求,加快发展节能节水和三废处置装备设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节能节水装备重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优化产品结构功能,提升水泵、风机、电机、空压机、变压器、锅炉等的绿色生态设计水平。三废处置装备重点优化产品内部结构,提高处置效率和在线监控水平,推进装备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发展各类余热回收装备设计。推广应用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大力发展民用、商用、市政等各类节能环保产品设计。

专栏2: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工程

推动省市两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引导细分行业领域优势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提高设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加强中心软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企业高管、中心负责人、首席设计师等的国内外交流学习,支持中心购置设计工具、实验设备等设施,开发自有专用设计数据库。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内部组织流程再造,加强工业设计管理,建立设计规范标准,传递统一品牌形象。2020年省市两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150家,其中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0家;2022年省市两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到350家,其中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0家。

四、加快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

立足我省现有发展基础,面向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设计服务市场,加强设计产业载体和产业生态建设,外引内育,壮大设计企业实力和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工业设计综合服务能力。

(一)培育发展四条设计产业生态链

外观设计。支持外观造型设计企业提升在色彩表现力、材料加工性能,以及注塑、印刷、镀膜等加工工艺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建设专有材料、工艺和造型数据库,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高外观造型设计水平。加快发展手板制作、模具加工等下游产业,鼓励下游企业发展外观造型设计,推动形成完整的设计、试制、加工产业链。

产品设计。加强制造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分离设计机构,设立工业设计企业,对外开展专业化服务。鼓励工业技术研发机构、工程设计机构发挥行业优势,向产品设计服务转型发展。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增强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模块化设计、运动与控制的联合设计、绿色生态设计等设计能力,建设专业化设计数据库和平台,加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时尚设计。支持时尚设计企业紧跟现代流行趋势,深挖社会文化资源,加强传统经典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围绕“衣、食、住、行”提高创意时尚设计水平,建立时尚设计品牌。鼓励企业加强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生活形态、行为习惯、心理情感和不同地域风俗文化的整理研究,发展不同语境的时尚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时尚设计风格。引导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新媒体、动漫等企业发展创意时尚设计,鼓励时尚设计企业加强与时尚媒体、时尚品购物平台和专业市场渠道公司的合作。

品牌设计。支持品牌形象设计企业提高视觉设计、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包装设计、体验设计等设计水平,发展供应链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服务设计,鼓励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等领域设计企业拓展品牌形象设计业务。引导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市场调查、品牌推广业务,支持企业建立市场分析数据库,加强与市场渠道公司的合作。积极引进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品牌营销公司,完善品牌形象设计产业生态。

(二)重点建设三个设计服务业聚集区

根据各市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定位,重点在雄安新区、石家庄和秦皇岛三地建设设计服务业聚集区,打造我省引进设计机构(公司)、聚集设计资源的平台。鼓励其他市结合地区产业优势和日用陶瓷玻璃、箱包、羊绒制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当地产业的工业设计园区、创意设计小镇等,打造“设计+”产业链,营造设计发展良好环境。

雄安新区设计聚集区。引入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和平台,建设融入工业文化、工业精神的国际设计生态城。筹划建设国家级雄安工业设计研究院,在雄安新区举办国际化的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和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最终成为“全球设计·雄安发布”的世界设计风向标。

石家庄设计聚集区。建设工业设计创新园区,加强对国内外工业设计机构(公司)的招商合作,承接京津工业设计产业转移,面向冀中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服务,打造北方重要的工业设计产业聚集地。积极发展设计教育、设计金融、设计交易等配套服务,构筑产学研资的设计产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秦皇岛设计聚集区。围绕设计创新、设计旅游,以及服务冀东冀北和东北产业升级,加快秦皇岛中瑞设计港、设计广场和北戴河设计廊建设,积极引进瑞典、丹麦、芬兰等北欧设计机构和大师工作室,加强与日韩设计界合作,举办秦皇岛国际工业设计节,打造以设计师为核心,集设计、展示、交易、投资、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设计商业生态体系和国际交流平台。

专栏3:设计载体建设工程

围绕雄安新区、石家庄、秦皇岛等三个重点设计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支持三地政府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实施精准招商,吸引和聚集工业设计服务企业和设计产业生态链上下游企业,培植发展设计平台、设计教育、设计金融、设计活动等服务机构,推动形成设计服务业产业集群。鼓励清河羊绒、辛集皮革、白沟箱包、霸州家具、平乡自行车、泊头铸造、唐山陶瓷、定州体品、河间沙河玻璃等特色产品聚集区地方政府,规划建设集产学研展商旅为一体的创意设计小镇,汇集专业设计资源,推动设计创新,创建区域品牌。2020年,雄安国际设计生态城、石家庄工业设计创新园、秦皇岛中瑞设计港全部建成投用。2022年,雄安新区、石家庄、秦皇岛三地聚集工业设计机构和企业超过300家,初步建成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创意设计小镇。

(三)培植壮大一批设计服务品牌企业

鼓励设计企业广泛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工具,创新发展众创设计、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提高协同设计、快速设计服务能力。支持企业建设专有设计数据库,开发专用设计软件工具,完善设计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建立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设计服务体系。支持设计企业专注行业领域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设计资源,形成一批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时尚创意设计、外观造型设计等设计服务品牌。鼓励有实力的设计企业与大型制造企业、品牌推广公司、市场渠道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整合设计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发展。推动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整合引领带动行业发展的设计平台公司。

专栏4:设计企业培育工程

重点推动设计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鼓励设计企业在细分行业领域深耕细做,开发建设专有设计技术和实验平台,实现差异化发展。支持设计企业建设专有知识库、产品品牌和市场渠道,建立设计产品生产服务集成平台,提高设计管理信息化水平,突破规模化发展障碍。依托社会中介机构,制定评价标准和规则,开展优秀设计企业评价,引导设计服务业规范发展。2022年,培育20家工业设计示范企业、50家优秀工业设计企业,其中10家企业年工业设计收入突破1500万元。

优化工业设计发展环境

(一)建设工业设计创新中心

高标准建设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鼓励每市建设1家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形成设计与制造对接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围绕引进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推广先进设计理念、培育高端设计人才、促进国际设计交流等,重点建设3D打印中心、新材料实验室、人因测评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开设百年工业设计展和国际获奖设计作品展,提供设计机构联合办公空间,形成咨询、设计、打板、测试等综合设计服务能力。

市级工业设计创新中心,通过与相关高校、设计机构合作,市场化运作,重点建设手板制作中心、知识产权工作站、设计产品展厅等设施,打造设计公司的服务窗口,设计与制造的对接交流平台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交易空间。

(二)发展公共设计服务平台

依托行业组织、设计机构、相关高校,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设计工具开发,发展四类公共设计服务平台,面向全省提供市场化设计服务。支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设计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

基础数据类平台。主要包括人体心理生理数据库、CMF(色彩/材料/工艺)数据库、文化艺术资源库、元器件数据库、产品图谱库、设计项目案例库等数据资源平台,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基本的路径方法。

设计交易类平台。主要包括专利数据查询、成果转化服务、设计外包中介等平台,平台汇集设计公司资源、设计需求资源和加工制造商资源,为达成设计交易提供服务。

设计工具类平台。主要包括用户体验实验室、材料工艺实验室、逆向工程实验室、快速设计验证实验室、人机实验室等工程实验平台,以及仿真软件、设计软件等开发工具平台,为设计提供手板制作、产品原型验证,缩短开发周期和成本。

品牌推广类平台。主要包括设计成果展示,设计新品发布、产品市场数据库、商业渠道数据库等平台,提供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包装、整合营销、品牌传播等系列服务。

专栏5:设计平台建设工程

重点筹划建设雄安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院按照《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工作指南》要求,采取“平台+公司”模式,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公司和制造企业共同创建,致力于以用户为中心、技艺结合、艺商融合的工业设计研究、咨询和服务。研究院2019年组建完成,2022年达到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标准。支持汽车、轨道交通等装备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牵头建设产品协同设计开发平台,设计机构(公司)建设面向服装、箱包、炊具、自行车、羊绒制品、皮革制品等特色产业服务的设计交易和产品推广平台。推动河北工业大学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互联网+设计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营。2022年,培育形成5个以上工业设计服务平台。

(三)打造工业设计品牌活动

开展“一赛一周”活动。举办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区域合作,引入市场化力量和手段,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竞赛活动。举办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每年选择一个国内外设计知名城市(地区)为合作伙伴,开展高峰论坛、展览展示、互动体验、设计之旅等系列活动,打造工业设计交流合作高端品牌。

鼓励举办特色品牌活动。支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在行业细分领域举办形式多样的全国性工业设计竞赛、论坛交流、展览展示等活动。鼓励地方政府在陶瓷博览会、门窗博览会、皮革博览会、羊绒制品交易会、通用航空展等省内品牌特色展会中举办工业设计专场活动。

培育工业设计服务市场

扩大工业设计供需规模。加强国内外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引进,支持设计工作室等各类小微企业发展,培育工业设计示范企业,扩大设计供给。鼓励设计企业以订单式、契约式、股权式等多种形式为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支持制造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发包给工业设计机构。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培育制造业工业设计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工业设计应用。鼓励评估、经纪、交易等中介机构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服务,推进设计与制造企业的对接,促进设计创新成果转化。

加强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和著作权登记,鼓励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保护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和设计师权益。建立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有效流通。鼓励和支持公民及法人以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创办企业。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并列入社会信用“黑名单”。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省工业设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和推进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实施。各市成立市级工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系统推进本地区工业设计发展。支持工业设计协会、学会、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发展,推动建立以产业链、价值链为纽带的创新设计联盟。依托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开展工业设计统计监测、调查分析、发展评估等工作。

(二)抓好政策落实。加强省政府《关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冀政字〔2017〕36号)的宣贯,做好财政、科技、税收、宣传等政策落地工作。指导各市从扩大工业设计服务供给、激发工业设计市场需求、优化工业设计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本地区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省市两级政策合力。发挥省市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的政策导向作用,根据全省工业设计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实施重点。

(三)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拓宽工业设计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开发适合工业设计企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或上市融资。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工业设计企业。支持设立工业设计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工业设计领域。

(四)扩大国内外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组织等的合作交流,鼓励省内制造企业、设计企业、设计机构和设计院校参与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论坛、展览等活动,加大工业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省内制造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与国外设计公司加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设计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设计资源提升设计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计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海外设计业务,推进我省设计产品走出去。

(五)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工业设计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国内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来冀从事工业设计研究教学和创业工作。加强高校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支持与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合作开展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培养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实施万名企业家专题培训计划,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工业设计认识。扩大与京津高校合作,发挥京津冀设计智力资源优势,支持校企建设长期合作基地。鼓励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工业设计从业人员在职培训。

(六)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自媒体等各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科普教育,普及工业设计理念。组织开展工业设计进园区、进企业等各类工业设计推广活动,深入持续做好工业设计发展政策措施、典型案例、设计理念等宣传引导工作,营造全社会了解、重视、参与工业设计的良好氛围。探索引入市场化宣传机制,鼓励各地及企业与媒体合作,策划一批以工业设计为题材的设计精品、企业品牌、区域品牌,讲好河北设计故事。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文章: 财政部明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下一篇文章: 关于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