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
本周:中国专利热衷海外诉讼
2025年8月4日-8月10日这一周,全球知识产权界零散事件较多,缺少足够震撼性的大事件。美国政府继续释放向专利所有者“征税”的信息,此外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行政改革持续引发全球关注,包括对现有技术AAPA的认定,以及涉及101条客体的备忘录等;中国继续以打击和处罚专利造假者为首要工作,加之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告撤销5.2万件来自中国的商标等,显示出中国野蛮生长下出现的专利或商标依然大量存在,也导致对近年来持续打击工作却持续不断有造假者,引发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担忧;此外,以华为和宁德时代为主的巨头商业秘密引发的刑事保护成为热议。欧洲方面,本周没有重大政策性事件,主要以中国企业在欧洲的诉讼为主,华为、传音、小米、英诺赛科、安克创新等成为本周热点。巴西反垄断机构对于SEP的关注和研究成为本周一大亮点。
以下汇总内容基本来自于PRIP(企业专利观察)本周在微信、头条、百家平台发布的15篇文章、PRIP海外版Substack发布的6篇文章以及知识星球收录和原创的55篇内容。
1. 焦点事件一:华为从夏普买入的专利,在欧洲正积极对传音、小米行权
本周一,随着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更新了案件信息,先是华为利用从夏普买入的专利在UPC起诉了传音,涉及HEVC技术,这也是传音遭遇NEC、Sun Patent Trust等HEVC Advance专利池许可人起诉之后,最新的一次加码。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虽然有很多已经成为许可人身份,但是依然比较少有在专利池的集体执法中,冲在前面的,华为这一次又走在了前列;不仅如此,之后还爆出华为还在UPC的第二家法院起诉了传音。这背后也显示出HEVC Advance专利池的管理方Access Advance在针对硬件收费上,依然面临很多阻力,不得不依靠更多的诉讼来解决这一问题。相反,本周,Access Advance还宣布对于流媒体的VDP专利池,将会延长被许可方激励的期限延长至今年9月30日,这也说明这个专利池应该是比硬件HEVC专利池更受欢迎。除了传音,华为将买来的夏普专利还转让给NPE,于是这个NPE首次出手在欧洲起诉了小米。总体来看,华为此次在海外主动行权,基本打破了去年联想起诉中兴通讯引发的中国企业之间为何不能在国内解决问题,而非要到海外寻求解决的结论。在一些企业认为是国内无法解决的环节,还是会首选更有预见性的海外诉讼地。这也会进一步促使中国司法在解决国内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时,不能做骑墙派,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会逐渐收获企业本已丧失的信心。因此华为在海外用买来的夏普专利对国内企业发起起诉,其实就是对过去奥克斯买东芝专利反诉格力等典型案例定下基调的突破,就是要回归专利本质,而不能过度干预控制。
2. 焦点事件二:华为、宁德时代通过商业秘密刑事手段追责前员工
虽然中国的司法环境还没有在专利案件上,为一些大公司带来明显的积极主动,导致很多大公司也不得不去海外打专利官司。但是在保护大公司的商业秘密上,尤其是通过刑事手段对前员工追责方面,中国司法表现的却是非常积极。本周,有关华为和宁德时代前员工涉及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都有进一步的进展。华为案件的涉案当事人已经获刑,宁德时代的正在追责,但是被告海辰也发布了声明,对于这两起案件,值得引发更多思考。
3. 焦点事件三:美国专利商标局继续推动行政改革
本周,美国专利商标局和其主管部门美国商务部,对于专利的关注在持续增加。一是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致信哈佛大学校长,就哈佛大学是否遵守了《拜杜法案》的联邦政府资助要求进行了问询和要求自查,并表示政府有权力“没收”哈佛大学的专利或对外许可;二是美国专利商标局代理局长斯图尔特表示卢特尼克对于向专利征税表示出兴趣,尤其是担心获得专利的低成本与高价值之间的脱节,并形容为支付2000美元来获得专利,但该专利赋予公司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发明专有权;三是代理局长斯图尔特继续修订有关专利保护的行政政策,包括接连发布的两份备忘录,一个是对于专利申请人自己承认的现有技术AAPA,这个使用主要在两部分,一个是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可以基于申请人承认的现有技术AAPA,在找不到现有证据情况下,来质疑专利,另一个则是在专利无效审理中,所采取的标准,过去几年在高通案和Shockwave案中,法院已经确立了标准,就是AAPA与专利或印刷出版物构成的现有技术之间的关系,但是USPTO的这份备忘录则推翻了法院的判决,简单来说就是专利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利用AAPA的方式将会更难将专利无效掉,总体反应的还是斯图尔特执行专利强保护的政策;四是USPTO发布的第二份备忘录,与专利主体资格的101条有关,尤其是在软件领域对于客体的认定,鉴于过去更多的否定此类专利为合格客体,因此这一修改有望从行政上来迂回法院的Alice标准,实现对美国软件和AI产业的专利支持。
4. 焦点事件三:巴西反垄断机构发布标准必要专利研究
本周四,巴西反垄断机构——经济防御行政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研究报告,该内容主要是去全球和巴西对于SEP诸多问题治理的全景图,并非指南。这也是近年来在SEP方面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巴西市场,在越来越多的法院授予的禁令之外,另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地方。而且由于巴西的反垄断机构与巴西法院不同,更多的是从竞争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因此对于爱立信等要求全球许可,而不是巴西本地许可的做法提出了关注要求。这也是巴西少有的对于专利权人明确支持的案例。
5. 中国企业在海外
本周,多起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诉讼引发关注。一是诺基亚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吉利的一个案件细节公布,被告包括了极氪、领克、莲花和Smart四个品牌;二是上市公司英飞特在UPC遭遇对手的专利起诉;三是英诺赛科虽然在本月1日在德国的一战中败给英飞凌,面临禁令压力,但是从本周一英诺赛克撤回对英飞凌的美国IPR参考来看,双方有可能会达成协议;四是飞利浦在UPC起诉了安克创新;五是原中星微的一件专利,在美国正在起华硕;六是惠科与康宁已经达成和解,撤销337调查;七是深圳保护中心发布了一份2024年深圳企业赴美纠纷的报告,很多内容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知识产权共性问题。
上一篇文章:
【合知·海外资讯】 第2期标准必要专利(SEP)之“国际组织及信息披露渠道”
下一篇文章:
苹果智能眼镜新专利:自动可调节光学系统 无需适配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