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私募频道

2010 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年度报告

更新时间:2011-04-11
 要点:
  晨星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 年底,市场上尚在运行的阳光私募总数已达700 只,2010 年新成立的 阳光私募产品数量高达279 只,平均每月成立23 只,创历年新高。其中,8 月份和11 月份的新成 立产品数目均为30 只,为全年单月发行之冠。

  目前市场上所有私募投顾所管理的阳光私募类产品总规模已经稳超千亿大关,在1100?1400 亿之间, 如果算上专户帐户以及代客理财等业务的资产,则这些私募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应该在 1450?1700 亿规模之间。

  1. 2010年阳光私募行业发展简评

  作为一种面向特定投资者募集的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高及个人财富的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涌现了一大批富裕阶层,正是由于他们的需求使得中国的私募基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其中,因为较为规范的组织架构以及公开的业绩展示,阳光私募的发展又最为迅猛。
  晨星中国私募基金数据库的统计对象主要包括了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不含港澳台),投资于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以及、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结构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即我们俗称的“阳光私募”。


  2010年共新发279只阳光私募产品
  晨星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尚在运行的阳光私募总数已达700只2007.2009年成立的新产品数目分别为87、112和211只,仅有11只是在2007年之前成立。虽然受到信托帐户停开以及股市相对低迷的影响,但2010年新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数量仍高达279只,平均每月成立23只,创历年新高。其中,8月份和11月份的新成立产品数目均为30只,为全年单月发行之冠,历史上仅次于信托帐户停开前的2009年6月(34只)。

  2010 年新成立的私募公司瀚信资产成为今年发行阳光私募产品最多的投资顾问,全年共成立了14 只新产品,势头强劲。瀚信资产的管理层拥有丰富的公募基金和券商任职经历,这是其能够迅速扩张的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新价值也凭借着2009 年全年收益冠军的头衔新发了11 只产品,规模迅速扩大。此外,2009 年度业绩彪炳的尚雅投资也成立了9 只新产品。


  上海、深圳、北京私募三分天下之势持续
  晨星数据显示,2010 年共有85 家新私募公司成立,截止到2010 年底,全国已共有私募投顾275 家。这其中,上海共有96 家私募,占比约35%,深圳有78 家,占比约28%。

  市场上这种信托产品的模式是国内私募基金寻求阳光化的首选道路,早期的深圳由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关系成为不少私募投资顾问的首选。但随着近年市场的不断发展,上海已经逐渐超越深圳,成为阳光私募投顾最多的城市,并一直维持着领军优势。我们认为,凭借各自在金融行业的优势地位, 上海、深圳、北京的私募依旧会维持着三分天下的局面,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阳光私募资产管理规模(AUM)已超千亿
  近年来,随着信托模式被广大投资者所认可,阳光私募发展速度极快,从2007 年之前的仅11 只产品,到现在的700 只产品,不单数量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规模也急剧扩张。晨星联系了目前市面上所有275 家私募投顾公司,并收到了80 家公司的有效回复;其中包括了目前国内所有规模较大的一线私募公司,共覆盖了尚在运行的产品362 只,占目前市面上阳光私募产品总数的51.7%。这80 家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了660 亿人民币,平均AUM 已接近2 亿元。
  考虑到不愿意披露规模的中小型私募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我们估算后认为目前市场上所有私募投顾所管理的阳光私募类产品总规模已经稳超千亿大关,在1100?1400 亿之间,如果算上专户帐户以及代客理财等业务的资产,则这些私募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应该在1450?1700 亿规模之间。阳光私募已经成为了二级资本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这一规模较公募基金的2.5 万亿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随着高端客户需求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我们相信2011 年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会有新的快速突破。

  部分信托公司积极拓展业务
  从阳光私募的发展过程来看,2009 年下半年的信托帐户停开的政策对阳光私募行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可用帐户数量的减少,几家较早从事这一业务的信托公司不得不采取更为严格的投顾挑选流程,以期能最有效地利用手中仅存的账户资源。相比之下,一些剩余账户相对比较充裕的信托公司则奋起直追,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发行了不少新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在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以及北京信托三家信托平台上发行的产品数目最多,分别为59、57 以及29 只。从历年来的总量来看,华润深国投仍旧占据老大的位置,平台上共有138只产品,不过中融国际和中信信托已经超越了昔日排在第二的平安信托,总共有阳光私募产品117 和85 只,数量上仅次于华润深国投。

  2. 2010 年阳光私募业绩点评


   阳光私募业绩整体表现合格
  放眼环球市场,中国应该是2010 年实体经济复苏最为强劲的国家之一,流动性也非常充裕,但这一 切却没有让中国的股市跟随着一起上涨,相反沪深300 指数全年下跌了12.51%,成为全球经济体 中表现最差的市场。因而过去的这一年对基金经理来说并不轻松,大盘股和中小盘股估值分化严重, 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也录得了1.8%的跌幅。
  不过,晨星数据显示阳光私募的业绩尚算不错,全年晨星中国?华润信托对冲基金指数(以下简称MCRI 指数)上涨了4.88%,优于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 指数。成立满一年的369 只私募基金中,有90.5%的私募基金战胜了同期的沪深300 指数,另有6 成产品优于同期的晨星股票型基 金指数,整体表现合格。从绝对收益来看,2010 年录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有254 只,占比68.8%,收益率的中位数为6.42%。 各私募产品业绩正态分布,以收益在0?10%之间的产品为主。这样的业绩应该说多得益于私募基金灵活的仓位配置(契约中一般均为0?100%的股票仓位)。晨星数据显示,用于计算MCRI 指数的百余只基金今年的的平均仓位在60%左右,在年中甚至一度接近了45%的低位,显示私募基金的仓位调整相当灵活。


  中小型私募领跑,各私募业绩分化严重
  与往年明星私募领跑所不同的是,2010 年收益排名靠前的主要以成立在2009 年的中小型私募为主。对这些私募来说,一方面由于没有2009 年的全年业绩排名,因此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需要在2010年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另一方面,虽然大盘股下跌,但是中小盘有不少个股涨幅相当可观,这也为这些规模较小的私募资金利用择时能力抓住市场热点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此外,由于2010 年市场本身波动极大,因此私募之间业绩也分化严重,如2009 年的业绩冠亚军新价值公司的粤财信托?新价值2 期和粤财信托?新价值1 期在2010 年的业绩依然能进入前25%,但是2009 年的季军深国投?开宝1 期在2010 年却亏损了18%,业绩排名几乎垫底。诸如此类的例子 非常多,我们在此统计了那些已经满两年的近200 只阳光私募业绩,结果显示这些产品近两年的业绩并没有相关性(图6)。通俗的说就是过去的业绩并不能代表将来的业绩,这对于这两年风格变化较快,波动较大的市场尤其如此,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鼓励投资者过分关注短期业绩的重要原因。


  多基金经理制逐渐增多,同一私募公司业绩差别扩大
  在阳光私募市场发展初期,由于规模有限等原因,各私募公司多采取单基金经理制,而且为了维护品牌和拓展市场,大多数公司在发行多个产品时均会尽可能采取复制策略。不过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仓时点的不同,单基金经理制以及复制策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市场上不少私募公司已经转为多基金经理制度,同时许多私募旗下的不同产品之间也出现了较大的业绩差异。如下表所示,我们统计了一年期以上产品数量超过5 只的私募公司业绩数目,结果显示部分公司的产品业绩相差极大,主要是由于不同基金经理或者不同产品策略造成的,而星石、民森和淡水泉公司则控制得较好。

  3. 阳光私募的未来发展
   信托模式制约市场的继续发展
  中国市场的私募从地下逐渐转入阳光化,应该说信托模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早年的地下私募由于鱼龙混杂,使得投资者缺少应有的信任,极大限制了市场的发展。而信托模式的引入正是起到了为投资者增加信心的作用,在早期很好的促进了这一市场的发展。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信托模式的缺陷却慢慢显露。由于政府对信托账号的限制,现在一个账号动则需百万的账号使用费,而一般中小型私募公司募集1 亿资金所收取的管理费也就在百万元级别,这样的费用让不少有意阳光化的地下私募望而却步。而且,由于阳光私募近年来发展过快,不少信托公司的业务水平也没有跟上,在诸如净值复核、披露等环节上并无规范化的流程,对于银监会要求的每周披露一次信托净值,有少数信托公司至今未能遵循。这一切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信托模式也并不是一种常见的模式。我们统计了晨星对冲基金数据库中的上万只对冲基金,结果显示仅8%的对冲基金采用信托模式,这其中就包含了中国市场上的这700 只阳光私募,公司制、合伙制等模式才是国际上对冲基金的主流模式。

  阳光私募市场急需法律认可
  必须指出,从法律的角度讲,中国现在所谓的阳光私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公司,他们在法律上只是信托公司发行产品的投资顾问,只是契约制中的一个参与者。而且从实际操作来看,目前的信托法以及相关的指引对契约型阳光私募的规管上应该说是监管不足,管治过紧;一方面限制了新开信托证券投资账户,另一方面指引式的条款对现有的信托产品又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合伙制的私募公司出现,规避了契约制,但因为没有现成的法律可以参考, 所以架构相对复杂,也无法得到法律应有的保护。未来中国的对冲基金市场要想和国际接轨,建立真正的公司制、合伙制私募或对冲基金,还需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给予认可。当然,证监会已经开始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件可喜之事。


  阳光私募市场潜力巨大
  不少私募公司在筹建之初并没有太多的人力财力来组建相关的市场营销团队,不过近年来阳光私募逐步受到投资者认可后,第三方代销,尤其是银行渠道的介入,成为了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私募以及对冲基金对客户投入资金的要求较高,国内的入门门槛一般在100 万左右,这一特点恰恰满足了银行高端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各银行均纷纷介入相关的市场。此外,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的千万富豪已经超87 万人,面对这些高净值客户的理财需求,银行渠道显然有更多的动力进行维护。因此未来的阳光私募市场潜力十分巨大,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这一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上一篇文章: 超9成私募亏损 最牛私募1月收益16.5%
下一篇文章: 私募基金三大招数沙里淘金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