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400-885-0909

创新

关于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更新时间:2017-09-07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创新驱动这五年】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再次提升,已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2017年6月15日,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时间回到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把这次学习的“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五年来,创新之火在中国的大地上势成燎原。《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国内市场规模、知识型工人、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知识影响力、高技术出口减去再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创意产品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等多项指标,排名均居全球第一,“全球创新领导者”名副其实。

创新高度:一大批成果领跑世界

2015年12月7日下午,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用中文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的讲演,生动阐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世界科学界对中国科学的再认识和肯定,也圆了中国人百年来诺贝尔科学奖的梦想。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刷新了五年来中国科学的创新高度,也使她摘取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实际上,“群星璀璨,硕果累累”,这八个字是对刚过去的五年中国科学成就最恰当的总结。

过去五年,从拓荒爆炸力学的郑哲敏,到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的程开甲,从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的王小谟到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张存浩,到“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还有40年磨一剑的赵忠贤,在打破大块铁基超导体高温极限的同时,一举站上高温超导科研实验的最高峰,在新的世界纪录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从这些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正推动中国从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最近五年,我国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引领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迈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取得了大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还有,“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一系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形成了足能与世界一流比肩、刷新纪录的“高峰”,成果领跑世界。

创新速度: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2017年6月26日,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成功双向首发,并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时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意味着,时隔六年,中国高铁迎来了时速350公里的回归。

恢复时速350公里,中国创新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底气。如今,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中国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施行,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部署启动……从内到外,从量变到质变,从跟随到引领,中国创新的“高速列车”,已经呼啸驶向国际,驶向未来。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到这个阶段,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不创新没有出路。对于这一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深有感触。这位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项目“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的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埋头创新,终于使中国的汽车产业有了自己的自动变速器,一举突破了国外几十年的技术封锁。

在通信和导航领域,这种“突围”已走得更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成为全球两大主流4G标准之一,目前已被43个国家采用。同获该奖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目前已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人类社会正快速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3D打印、大数据、可穿戴科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令人鼓舞的新成就,而从4G移动通信到北斗导航应用,从“载人航天”到“杂交水稻”,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的成果,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引领中国产业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创新广度: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

2013年5月15日,这个有趣的问题因杨振宁和莫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讨论,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他们的答案是手机。

诚如斯言,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以令人惊奇的更新换代速度和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能量,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五年来,中国老百姓深刻体会到了创新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共享单车,打通了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高铁,北京—广州朝发夕至;网购,足不出户“逛超市”;新媒体,随时阅览海量信息。

创新还驱动了社会革新:微信一出,移动运营商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余额宝现身,引发商业银行的变革;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倒逼电力体制改革。

也许人们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些变化,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纷至沓来。有专家指出,新一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凝聚起万众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体人民齐心奋斗。如今,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家从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采取重要举措,努力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法规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如火如荼,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数读这五年

56.2%

2016年我国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技术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

1.4万亿

中国研发经费持续快速增加,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称,201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迈上1.4万亿新台阶。

世界第三

20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三,排在美国、英国之后。2006年至2016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2.8%,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3位。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文章: 关于大渡河检修完善创新平台促科技创新
下一篇文章: 关于展示中心支部参观“率先行动、砥砺奋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

  1. 数千种标准化、
    全行业的企业服务产品
  2. 专业服务+PQV
    服务过程可视化系统
  3. 知企“123”计划,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4. 大平台,更诚信,
    节省采购服务成本看得见

扫一扫咨询
知企网微信官方客服

客服热线:400-885-0909

24小时在线咨询

*我们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扫码下载APP